中国观众是真爱恐龙,“侏罗纪”系列光在中国就赚了超45亿人民币的票房。所以在环球影业眼中九鼎配资,中国市场绝对是一块大肥肉。
本次重启版《侏罗纪世界:重生》找来了《哥斯拉》的导演加里斯·爱德华斯,还找来了一线女星“寡姐”斯嘉丽·约翰逊,还特地在上海举办了盛大的中国首映礼,主创们齐齐空降上海。全上海的斯嘉丽·约翰逊的粉丝,估计都已经在现场给她呐喊助威。
粉丝滤镜也许能给这部电影美言几句,但是评分和留言一开,本片就献出原型了。烂番茄评分网,影评人给到了53%的番茄值;IMDb评分网给到了6.5分(十分制);Metacritic更是只有52分(百分制)。国内的豆瓣网还没有显示分数,但评论区已经骂声一片。
《侏罗纪世界:重生》这部标榜“重生”的续集,也许证明了这个IP应该让它寿终正寝才对。所谓“重生”,不过是好莱坞IP流水线上又一次给观众的敷衍。
九鼎配资
整体而言,这次重启还是旧瓶装新酒,全是老套路,而且连之前几部的缺点都保留了。《重生》的剧情设定在《侏罗纪世界3》五年后,地球生态恶化使恐龙仅存于赤道附近的“37号岛”。一支小队为获取能治疗人类心脏病的恐龙基因样本,冒险闯入禁区。
影片试图加入基因医学新设定——从三种长寿恐龙体内提取治疗冠心病成分。先不说这个设定科不科学,当制药公司以拯救人类为名猎取基因的情节展开时,熟悉感扑面而来。熟悉这个IP的都知道,这些大型企业,就是最大的反派。
当真相揭露制药公司实为培育恐龙兵器时,转折的生硬程度堪比沧龙跃出水面,溅观众一脸水(唾沫)。
这个IP人类基本上就是引出恐龙的诱饵,为的是贯彻“人跑,恐龙追”的传统节目。即使有斯嘉丽·约翰逊和马赫沙拉·阿里这样的实力派演员加盟,也难挽救单薄的角色设定。斯嘉丽饰演的佣兵佐拉看似进步(终于不用谈恋爱了),实则仍是行走的动作戏工具人。
更可笑的是编剧为塞入儿童角色九鼎配资,强行安排“一家老小闯入禁地”的支线——当小女孩伊莎贝拉惊恐尖叫时,银幕前的成年人只想问:谁会给熊孩子买一张通往恐龙地狱的单程票?
当角色们站在雨中讨论“生命自会找到出路”时,仿佛听见还健在的斯皮尔伯格在坟墓里翻身的声音——这句被嚼烂且每集必cue的主题句,连沧龙都该听吐了。
导演爱德华斯对斯皮尔伯格的过度致敬,使创新沦为复刻的囚徒。片中泰坦巨龙群漫步草原的场景,刻意复刻《侏罗纪公园》腕龙初现的史诗感。而结尾畸王龙在浓雾中现身的处理,几乎是《哥斯拉》的恐龙版翻拍。
更让你想不通的是,本片还是好莱坞的知名编剧大卫·凯普,《蜘蛛侠》《碟中谍》还包括最经典那部《侏罗纪公园》,他都有份参与编剧。这个世界果然是个草台班子,再有名的人,糊弄起来时跟普通人其实也差不多。
如果人物剧情都拉垮,起码还能看看恐龙吧。对不起,这部《重生》连这个都不愿意满足你。环球影业就像要省经费一样,恐龙场面就没几个。
观众普遍抱怨全片恐龙出场时长极短,多数时间被人类剧情线占据看,甚至有可能一部134分钟以恐龙为卖点的电影,真正的恐龙戏份加起来可能不到20分钟,其他都是人类在跑路或唠嗑。
终极怪兽“畸王龙”虽设计新颖,融合合异形、兰克兽及多种动物DNA的六肢结构突破了系列传统,但实际出场少、战斗仓促。铺垫半天的Boss,决战5分钟收工,连血都没见。
导演试图用浓雾、低视角等手法复刻初代《侏罗纪公园》(1993)压迫感,但因恐龙戏份太少,仅有的几场“雾中现形”难以支撑全片紧张感。2025年的电影,竟然不如1993年的来得震撼,这是一种时代的退步吗?
《侏罗纪世界:重生》要人物弧光没有任务弧光,要剧情没有剧情,要恐龙场面没有恐龙场面......如果是这样,这个IP还有神马可以续命的地方呢?
“侏罗纪”系列历经30来年,已经“进化”成了化石,很难再带给观众新鲜感。作为环球影业旗下最赚钱的IP之一,“侏罗纪”系列只要还能赚钱,未来估计还会继续开发。电影资本的贪婪与影片中把恐龙当成资源开发的大企业如出一辙,这种戏里戏外的呼应,形成了有趣的闭环。
在此推荐阅读正點君曾经写过的两篇该IP的旧文:
《当年吓哭我的神作,如今成笑话了吗?》
《这波「情怀杀」我是真看不动了》九鼎配资。
海通富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