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水幼儿园血铅超标这件事情,虽然当地有些人想极力掩盖创赢策略,但终究没有掩盖住,即便当地医院的检测报告不出结果,也无法掩藏血铅超标的事实。
这一次,联合调查组行动迅速,公布了调查处置情况,基本确定了此前判断的铅毒来源, 三色红枣发糕、玉米卷肠,在这两类产品的留样中,检测出了 铅含量分别为1052毫克/千克、1340毫克/千克。
这个含量有多严重呢?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中食品污染物限量0.5毫克/千克,这两个食品的含量,超过了2000多倍。
今天也有消息显示,幼儿园也有老师血铅含量超标,这也打消了此前小编的分析,如果铅毒来源于这两类食品,因为老师也吃,不可能只有孩子超标。
那么,一个正常给孩子做的食品,为何会出现如此严重超标的铅含量呢?
在此前的媒体报道中,相关专家也表示,现在含铅的食品添加剂已几乎不用,那么孩子们吃的三色红枣发糕、玉米卷肠中的超标铅到底是怎么来的呢?
根据联合调查组的通报,经公安机关侦查,褐石培心幼儿园园长、法定代表人朱某琳,投资人李某芳,要求该园后厨人员通过网络平台购买彩绘颜料,稀释后用于部分食品制作。
不仅如此,公安部门还查获了他们藏匿的剩余颜料。
注意这里的用词——藏匿。
这表明园方是知道事情的源头,而且早就知道,当事发后,他们没有主动说明原因,而是为了掩盖真相,选择将剩余的颜料藏匿起来。
检测后,发现这些颜料含铅,而且包装上明确标识了不可食用。
而这些作为一家幼儿园的经营人员、后厨工作人员,完全置之不顾,就为了做出好看的带有颜色的食品,以吸引孩子的注意,将生命安全、食品安全完全抛之脑后。
真是丧失了良心创赢策略,泯灭了人性。
到这里,这件事情,基本尘埃落定,相关专家组在积极的救治这些铅中毒的孩子,相关违法违规的人员也已经被抓了,将受到法律的严惩。
但仔细看后续的相关热点和新闻内容,还是有一些疑点。
第一,从“要求”变“同意”
根据中午12点多的通报显示,园长和投资人要求后厨人员这么做的。
不过,在下午6点多央视新闻发布的微博中,“要求”变成了“同意”。
虽然仅仅两字之差,但主观发起方,似乎就从园长和投资人,变成了后厨人员牛某元和贺某霞。
到底是因为什么?
相信作为官方媒体,发布这类新闻的措辞,一定是慎重又慎重的,那为什么会这样呢?
第二,园长和后厨为何要这么做?
通报显示,他们这么做的目的,是为了进一步扩大生源,增加收益。
对于幼儿园的投资方和园长,他们运营幼儿园是为了挣钱,这本无可厚非。但为了增加生源,就买含铅的彩绘颜料往孩子食品里加。
是该说他们无知,还是无耻?
实际上,现在食用色素品种也很多,价格也不贵,大概也就80元/公斤,为何他们不舍得花钱去买这些,而偏要去从网上买颜料呢?彩绘颜料的价格大约12元/公斤,相信仅仅是为了做彩色食品,用量不会太大,这到底能省多少钱呢?
据相关报道,涉事幼儿园一年收费约1.5万元,这么高的学费,还需要为了省几十块钱而去冒这么大的险吗?
再者,如果真的是为了用这个省钱,他们还投资有另外3家幼儿园,为何没有采取同样的方式去省钱呢?
如果仅仅从经济角度去考量,这个动机显然不那么可靠。
第三,日常监管去哪了?
各地对学校、幼儿园的食品安全,都有严格的监管,比如要留样(相关部门也对留样进行了检测),还有相关的日常监管,都形同虚设。
也有家长认为这两个食品作为铅源,可能存疑,因为这两个彩色食品一周只食用1-2次,这与孩子中毒的程度不相符。另外,有家长表示, 幼儿园起初称发糕、肠卷为外部采购,后改口系自制,到底哪个是真的?
要知道,孩子们血铅超标,需要长时间的摄入,才会导致那么严重的结果,这意味着,这家幼儿园用颜料做彩色食品,显然不是一天两天,相关报道也显示,此前也有家长提出质疑,这些食品颜色如此鲜艳。
却未引起相关的注意,到底为什么?
用彩绘涂料给孩子做食品,但凡长了脑子的,都不会这么做。纵然有100种理由,各种漂亮的接口,还有看上去合理的解释,无论是“要求”还是“同意”,这都是毫无底线、赤裸裸地投毒行为。
海通富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